10月22日,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舉辦的第22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全體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。
本屆教育年會主題為“育新機,開新局,建設開放的高質量教育體系”。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致開幕詞:繼續推進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,繼續引進優質教育資源,繼續支持出國留學,提升來華留學質量。
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規劃的開局之年,也是“兩個一百年”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。今年是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成立40周年,面對新的發展征程,唯主動求變者進,唯改革創新者強,唯開放合作者贏。
當前,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正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期,亟待釋放新的發展活力。黨的十九大以來,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”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。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有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視野,孕育著新的合作機遇。
新冠肺炎疫情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全球范圍內的人員流動,但同時也加速了新興數字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,催生了更多元化、更先進的創新國際交流形式,也為國際科研合作帶來了一些新的變化。
“十四五”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,加快推進教育對外開放的內涵式發展。要實現這一目標,必須以開放提質量、以開放促改革,不斷拓寬和深化教育開放的內涵和實施路徑,發揮教育促進文化交流和人才培養、推動和平發展的潛能。
今年,英國繼2010年后再度榮任年會主賓國。中英兩國始終保持緊密的人文交流合作關系,特別是在教育領域,兩國教育合作緊密,文化交流活躍,各類往來層次之豐富、形式之多樣令人稱道,為兩國在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內涵。
此外,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,中外合作辦學起到很好的作用,解決了一些學生暫時無法出國的問題。
當下,我們處在一個開放的時代,開放則強,封閉則弱。留學不僅是各國學生流動與交流的途徑,也是為國家與世界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人才的契機。留學為學子提供在不同國度感受不同文化、學習先進知識與技能的機會,從而使個體對本土問題、全球議題和跨文化交流的體察更加具體和深入。
在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學子進行相互尊重又有效的互動基礎上,留學人員能夠更加客觀地理解世界文明的豐富性和多樣性。留學使學子擁有國際視野和國際情懷,從而形成能夠為本國發展、人類共同福祉和世界性可持續發展采取負責任行動的能力。
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,同時也是亞洲最大、全球第三大留學目的地國,是重要的國際教育樞紐和人才樞紐,具備培養全球勝任力人才的巨大潛力。
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,我國將與全球教育工作者一道,共同激發教育高質量創新發展新動能,匯聚創新資源助力全球教育治理變革,為推動教育現代化建設、塑造互利共贏的全球發展格局作出更大貢獻!
2021年12月27日
上一篇
下一篇
教育部部長:繼續鼓勵中國學生出國留學!
添加時間: